首页 | 研究所概况 | 动态新闻 | 科学研究 | 学术梯队 | 人才培养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专题活动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学科简介
2015-11-14 20:41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江西省高校“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其历史可追溯到1980年开办的水利部南方水土保持干部培训班,1996年被确定为水利部重点学科。30多年来,本学科一直致力于城市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1994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被列入国家教委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9年被批准为江西省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为教育部“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开展培养水利工程领域水土保持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目前已招收硕士研究生22名。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生态学由原隶属生物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为生态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学科团队抓住这一机遇,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决定依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基础,集中力量建设生态学一级学科,并被学校列为重中之重建设学科。

本学科团队现有28位成员,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拥有 “赣鄱英才555工程” 首批人选1人,江西省“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批次人选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1人。

目前生态学已形成四个特色明显的学科方向,即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森林生态学流域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

(1) 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 研究了生态恢复对红壤严重侵蚀地土壤水库重建的影响与机制,探讨了侵蚀退化地土壤碳-水耦合机制;退化生态系统森林重建后养分循环和固碳潜力评价。

(2) 森林生态学 开展了北美鹅掌楸抗逆性种源试验及种间杂种新品种选育工作及金边瑞香脱毒快繁与栽培中试;开展了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的人工林改造试验研究;中亚热带退化红壤区典型先锋树种及南亚热带桉树人工林碳-水耦合机制研究。

(3) 流域生态学 主持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鄱阳湖科学考察》第三专题《滨湖区生态环境考察》工作;主持国家支撑计划“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在水利部公益项目的支持下,研究鄱阳湖流域水环境演变机理及趋势,提出鄱阳湖水环境综合防治对策与措施;开展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产业结构布局下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4) 全球变化生态学 在森林氮沉降研究领域连续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开展了大气CO2浓度与温度升高对不同功能群树木干旱响应及致死的机理研究;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的影响,利用微根管技术及根窗方法,研究了5种主要森林树种根系寿命及周转。

自2011年以来,在江西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本学科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水利部公益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4项,其他项目32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18篇,其中SCI论文30篇,EI论文11篇,CSCD核心刊物论文47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

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通知公告

 
专题活动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版权所有    网络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